智创革新高效精准新奔腾计价软件引领智能计价新时代
19429202025-03-25最新更新15 浏览
当传统计价模式遭遇数字化浪潮,谁能为行业破局?
在建筑行业,造价管理常被视为“时间黑洞”——从手工计算工程量到手动调整费率,从业者往往耗费大量精力核对数据,而招标方与投标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让流程雪上加霜。据调查,近60%的造价工程师每周需处理超过10个项目的计价任务,其中30%的时间浪费在重复性操作上。面对行业效率瓶颈,“智创革新高效精准新奔腾计价软件引领智能计价新时代”的呼声逐渐高涨。这款软件究竟如何用技术重构计价逻辑?我们从三个核心场景切入分析。
1. 招投标效率提升50%,靠什么实现?

在传统招投标中,清单导入与格式转换是公认的“拦路虎”。以某河北建筑企业为例,其团队曾因手动录入一份2000条清单的Excel文件,导致标书延误3天,最终错失竞标资格。而新奔腾计价软件通过电子招投标接口与AI智能组价功能,将这一过程压缩至1小时内完成。
具体操作中,用户仅需将招标方的Excel清单通过“导入Excel版工程量清单文件”一键载入,软件自动识别分部分项、措施项目等结构,并生成符合“冀招标”“招采进宝”等平台要求的标准化数据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其AI智能组价功能可依据清单特征描述自动匹配定额库,例如“混凝土浇筑”清单会关联泵送费、模板工程等子目,同时结合云信息价实时更新材料单价,使组价准确率提升至90%以上。
案例:石家庄某装饰公司在参与雄安新区项目投标时,利用该软件在2天内完成3个标段的清单编制与价格分析,较以往效率提升50%,最终以精准报价成功中标。
2. 动态调价难题,如何一键破解?

市场波动带来的材料价格变化常让造价人员头疼。2023年钢材价格季度波动超15%,传统软件需逐条修改关联定额,极易遗漏或出错。新奔腾计价软件则通过云载价包与单价锁定功能,实现动态调价与风险控制的双重保障。
用户可批量导入多个载价包,并按“最高价”“最低价”“平均价”等策略自动调整材料市场价。例如,某市政工程公司在处理沥青价格波动时,选择“根据载价包顺序调整”策略,优先采用雄安新区最新信息价,再叠加市场询价数据,使综合单价误差控制在2%以内。通过“固定单价”功能,用户可锁定关键清单价格,避免因费率误操作导致整体预算失控。
案例:河北某安装工程企业利用该功能,在3个月内完成12个项目的成本复盘,发现3处因人工指导价未更新导致的计价偏差,及时挽回潜在损失逾80万元。
3. 全流程数据孤岛,怎样无缝打通?
从预算到结算,工程数据的割裂一直是行业痛点。新奔腾软件通过BIM集成与多阶段数据提取功能,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计价生态。
软件支持从算量软件直接导入三维模型数据,并依据施工进度反向提取工程量。例如,某地铁站工程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,通过框图提取混凝土用量,自动生成该阶段预算,并与初期投标数据进行对比,发现钢筋损耗率异常,及时优化采购计划。对于审核工程,软件提供“送审工程比对”功能,可快速定位差异项并生成审核报告,将对账时间从5天缩短至半天。
案例:唐山某总承包公司利用该功能,将施工图预算、进度款申报、竣工结算的数据连贯性提升至95%,项目利润率同比增加8%。
迈向智能计价,企业需要这三步走
“智创革新高效精准新奔腾计价软件引领智能计价新时代”并非空洞口号,而是基于实际痛点的技术响应。对于企业而言,落地智能计价的路径可归纳为:优先升级软件版本以获取云功能支持(如河北多地已要求投标文件必须接入“冀招标”平台);建立企业级材料价格数据库,结合载价包策略实现风险预控;定期参与AI组价培训,充分利用系统内置的16万条定额智能匹配规则。
未来,随着AI与BIM技术的深度融合,计价软件将从“工具”进化为“决策助手”,而新奔腾的实践已为行业指明方向——只有将数据流、业务流、管理流整合为闭环,才能真正实现“算得准、变得快、控得住”的智能计价新时代。